成本趋降龙头加码,LiFSI渐成锂盐新主流
作为电解液的核心材料,溶质锂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池的功率密度、能量密度、循环及安全性能等。
LiPF6(六氟磷酸锂)化学性质并不稳定,但由于成本较低,常年占据市场主流。而拥有高离子电导率、高电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LiFSI(双氟磺酰亚胺锂)却因为收率低、价格较高等原因仍未得到大规模应用。
随着LiFSI工艺逐渐成熟,天赐材料(002709.SZ)、多氟多(002407.SZ)、永太科技(002326.SZ)等企业已开始加速布局。长期来看,LiFSI或逐步得到下游认可,有望从新型添加剂进化为主流锂盐。
成本有望降至与六氟相当
溶质锂盐作为电解液的核心组分,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仅约13%,但在制造成本方面占比高达60%以上。因此,LiFSI虽然性能更加优越,但高昂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市场的扩展。
造成LiFSI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,首先是技术壁垒高,制备工艺复杂、收率低、不易量产,康鹏科技招股书显示,LiFSI制造费用在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5-6成,人工占1成,而六氟磷酸锂人工制造合计成本仅占总成的约2成;其次是污染较大,天赐材料的调研显示,生产双氟的污染物每吨处理费高达1万元,若不能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,将会抬高生产成本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,叠加产品规模化带来的边际效应,LiFSI的经济性开始显现。
“目前LiFSI工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更新较快,氯磺酸法LiFSI的制造成本已可控制在12万元/吨左右,LiFSI制造工艺中,部分核心原料使用效率偏低,后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随着工艺进步和产业规模化效应的推动,未来氯磺酸法每吨LiFSI成本预计可以降至10万左右,基本接近头部企业六氟的生产成本。”此前有基金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。
LiFSI的价格也证明了成本确实在逐步优化。2017-2021年,LiFSI的单吨价格分别为70万、55万、49万、45万、40万元,而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2021年最高涨至56.5万元吨,一度超过了LiFSI。
随着价格的下降,多家研究机构认为,LiFSI有望从目前的添加剂角色升级为单独使用。高工锂电数据显示,头部电池企业的LiFSI添加比例约为0.5%-3%,部分企业添加LiFSI的主流配方已经提升至3%-6%。高工锂电预测,将LiFSI作为通用锂盐添加剂的情况下,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13万吨,市场规模约105亿元;如果作为溶质来替代现有的锂盐,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21万吨,市场规模高达170亿元。
全球产能看中国
“目前国内企业纷纷加码布局LiFSI,根据已披露的企业规划统计,LiFSI产能有望在2023-2024年迅速增长,加速LiFSI在锂盐领域的渗透。”上述基金经理称。据中信证券统计,未来5年全球LiFSI规划新增产能中98%来自中国企业。
从具体企业来看,天赐材料(002709.SZ)的LiFSI产能2020年已占全球总产能的32%,2025年预计可达43%。
公司量产进度及规模行业第一,6000吨产能率先实现量产,另有2万吨在建产能将于2022年下半年陆续投产,预计年底LIFSI产能将达3万吨。此前,公司还公告了九江基地规划3万吨、南通基地规划2万吨产能,建设周期分别为18个月、24个月,LIFSI总产能规划达5.6万吨。
多氟多(002407.SZ)2020年的LiFSI产能位居全球第三,董事会于2021年审核通过了《关于拟投资建设10万吨六氟磷酸锂及4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(LiFSI)和1万吨二氟磷酸锂项目的议案》。2022年4月,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,目前已具备1600吨LiFSI产能。
相较于其他企业,天赐材料和多氟多成本优势突出。据中信证券测算,若LiFSI市场价格为45万元/吨,则LiFSI的毛利率普遍在40%以上,天赐材料和多氟多目前披露的工艺路线多个环节转化效率超95%,毛利率可超70%。
永太科技(002326.SZ)的LiFSI产能2020年仅占全球3%,中信证券预测其2025年将跃增至15%,与新宙邦(300073.SZ)并列第二。
永太科技对第一财经表示,公司是业内较早从事LiFSI的企业,目前该业务盈利情况比较乐观,但由于规模较小,对公司的利润贡献较为有限。2021年,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了5.5年的长协,LiFSI是协议中的产品之一,未来宁德时代将采购公司80%的LiFSI产能。
在技术方面,公司主攻液态LiFSI,相对于固态LiFSI可同时降低公司和下游的成本。未来的应用目标就是将LiFSI的成本降至与六氟磷酸锂相当,客户根据需求自行采购。
从目前下游市场情况看,永太科技表示,下游接受度比较高。当前市场对电池能量密度、热稳定性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,LiFSI相对于六氟磷酸锂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,需求也越来越明显。短期来看,LiFSI与六氟磷酸锂是并存的局面,但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升级替代产品,未来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全部使用LiFSI的情况,这也需要整个行业的产能逐步放量形成坚实的保障。
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者据此操作,一切后果自负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